今年上海的春天遭遇了严重的新冠病毒“倒春寒”。面对突如其来的封控管理,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老年人的突发疾病、看病吃药等都成了非常疾手的问题。上海理工大学离退休党委发挥退休党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广大退休党员行动起来,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到社区报到亮身份、参与志愿服务。上理小区是学校离退休教职工居住相对比较集中的社区,考虑到小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都是刚上任的新领导(主任是封闭第二天代理上任),看到年青志愿者工作那么辛苦,住在小区的我校退休党员就想帮助社区做点工作。在学校离退休党委和小区党总支的支持下,一支由学校老领导、老教师、退休干部、退休块组长、部分楼组长等35人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迅速组建,平均年龄71岁,年龄最大者84岁。队长由原离退休党委委员、上理小区党总支委员史孟芳同志担任。
线上发出好声音,鼓舞人心
为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史孟芳创建了抗疫志愿者微信群,有关防疫政策、工作通知及时发布到群里,老同志们积极响应。大家线上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帮助基层党组织做好群众的情绪安抚工作,积极在舆论上给予正面支持,影响并带动居民们认真落实好社区各项防疫举措。同时对各种谣言坚决做到不转发、不传播,并注意主动发声、澄清是非。原副校长白苏娣每天一早就将上海抗疫取得的新进展和杨浦区的疫情通报转发到微信群,鼓舞大家坚定信心,积极配合居委的安排做好防疫工作。
线下排忧解难,传递爱心
志愿服务队请战的第一个任务是为每户居民送粮食和蔬菜。由于封闭时间太长,很多居民家里断粮断菜,街道考虑群众的需求多次为小区每位家庭送来蔬菜和粮油礼包。这支队伍主要负责306号108家的送菜任务。由于送礼包的时间不定,最晚到晚上十一多钟才到。大家三人一组按楼层挨家挨户送到居民手中。这批老年志愿者累并快乐着,在他们看来,能够把党的关心和温暖传递到老百姓手中,从而增强抗疫必胜信心,大家再累再晚也开心。
封控期间有的老年人常用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药服用完了,一时配不到,党员同志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分给有困难的老人。周文铸、应兰芳老师为有困难的老人送菜,解决了高龄独居老人的一时之难。邻里有困难的,老党员们即时送去温暖和帮助,邻里之间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有一次,18号楼的一位独居老人因听力不太好,送餐者敲了很长时间门都没有开。史孟芳很热心地联系了老人的儿子,在他儿子的远程指导下,史孟芳和送餐者最终敲开了门。史孟芳还利用在业委会、支委任职的身份,积极协调解决购物“团长”遇到的难题,为所住楼栋的团购提供便利。
积极建言献策,践行初心
上理小区地理情况特殊,303号至306号的居民到核酸采样点要走近一站路,且大都是老年人(大家笑称轮椅之军)。具有50年党龄的白苏娣同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积极和区、街道联系,建议有关部门针对小区的特点改善适合小区的具体防疫工作,比如特殊场所消毒、核酸采样点设置等,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在她的积极努力下,小区新设置了核酸采样点,解决了大部分老年人的困难。
6月初,上海开始全面复工复产,这支志愿者服务队的工作内容更多转向扫场所码的监督者,志愿者每天一人二小时值班。这批老年志愿者为大家服务的精神受到居民的啧啧称赞。老党员们表示:“我们受党教育和培养多年,更需要在疫情防控中作出表率,为党旗增光,助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他们还积极缴纳特殊党费,表达助力抗疫的点滴心意,其中缴纳金额最大者为一万元。
坚守是最好的战斗。只要组织有召唤、居民有需要,这支队伍随时都在,他们将和所有的居委干部、医务工作人员一起坚持到底,让“夕阳红”演绎成动人的“志愿红”。
老同志志愿者在值班工作中
志愿者服务队总结会
志愿者帮助邻居参与核酸检测
执笔:孔德静